文章来源:华表生态资源交易平台 发布时间:2025-08-28 09:30:21 浏览次数:15
“过去四年,香港住宅价格累计下跌近30%,但市场已呈现初步回稳迹象。”面对上半年基础溢利同比下跌30%至9.78亿港元的业绩,郭孔华并未回避短期压力。他指出,利润下滑源于毛利率压缩、租赁收入减少及成本上升,但集团通过严控财务杠杆、优化资产组合,维持了每股0.4港元的中期派息,展现“现金为王”的防御性策略。
在郭孔华看来,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“预期与现实的错位”——尽管成交量略有改善,但大量未售出单位仍压制着反弹动能。他以数据为证:上半年合约销售额同比大增1.3倍至161.86亿港元,物业销售收入飙升1.76倍至64.2亿港元,印证了“以价换量”策略的有效性。这种“在波动中加速周转”的战术,被其视为应对市场低谷的主动选择。
零售寒冬与经济转型:在挑战中锚定未来
郭孔华对香港零售市场的判断尤为审慎。上半年略高的失业率与持续疲软的消费数据,被他视为“经济信心低迷”的直接映射。但他同时强调,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可替代,内地与香港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新的增长极。对于内地经济,他直言“重新定位的过程难免波折”,但长期看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。
这一观点在嘉里建设的业务布局中得以体现:尽管酒店收入下跌3%,但集团选择逆势投入新落成投资物业的开业前支出,为未来复苏蓄力。郭孔华解释:“成本上升是暂时的,关键在于为市场反弹储备势能。”
掌舵者的平衡术:稳健与进取的辩证法
面对短期挑战,郭孔华的应对策略充满矛盾美学:一方面,他强调“保持警惕”,通过严控融资成本、优化资产结构抵御风险;另一方面,又以161亿港元的合约销售额证明,嘉里建设并未放弃进攻姿态。这种“防御性进取”的哲学,在财务数据中清晰可见——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5%至99.54亿港元,物业租赁收入虽跌6%,但核心资产组合的抗跌性仍优于市场平均水平。
“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从未消失,但长期主义者的机会在于,在别人恐惧时理性,在别人绝望时希望。”郭孔华的总结,既是对行业的判断,亦是对企业战略的注解。
在郭孔华的思想中,没有盲目的乐观,亦无悲观的投降。有的只是对市场规律的敬畏、对财务纪律的坚守,以及对“周期之后必有新生”的笃信。当香港地产界仍在争论“见底与否”时,这位掌舵者已悄然将嘉里建设的航向,调整至“长期价值”的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