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报道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新闻中心

AI应用创业的护城河:在“脏活累活”中构建不可逾越的壁垒

文章来源:华表生态资源交易平台 发布时间:2025-11-12 17:55:11 浏览次数:21

引言:AI创业的“幸存者偏差”与朱啸虎的清醒认知

2025年的AI创业赛道呈现冰火两重天:资本持续涌入垂直领域,但90 %的初创公司仍在技术同质化中挣扎。朱啸虎尖锐指出:“AI应用的竞争壁垒在AI之外的脏活累活中。”这一论断直击痛点——当大模型能力通过API快速普及,真正的防御力已非算法本身,而是那些看似“非AI”的笨功夫。本文将系统拆解这些“脏活累活”的内核,并给出可落地的实施框架。

金沙江创投朱啸虎:“星辰大海都是红海,脏活累活才是护城河”

一、重新定义竞争壁垒:从技术崇拜到“脏活累活”价值重构

(一)AI创业的伪命题:技术护城河的虚幻性
朱啸虎指出:“所有AI应用都是套壳,能力来自AI之外,都来自苦活累活” 。当前90%的AI应用依赖开源模型(如Llama、Stable Diffusion),同质化严重,纯技术领先窗口期不超过3个月 。大厂凭借算力与数据优势轻易碾压“技术玩家”,反而对高摩擦、非标化、需要深度行业know-how的环节避而远之,这恰是创业者的机会。

(二)“脏活累活”的三大核心维度
通过解剖成功案例,我们将“脏活累活”解构为可落地的体系化工作流:

1. 数据脏活:如医疗领域非结构化病历清洗、金融交易数据脱敏标注。

2. 流程累活:制造业设备巡检的线下数据采集、银行信贷审批的跨系统人工核验 。

3. 合规苦活:HIPAA/GDPR合规性文档生成、审计报告的人工复核 。
这些环节的共同特征是:劳动密集、难以标准化、大厂不愿投入,却能产生深度业务绑定 。

二、垂直行业的破局路径:从痛点挖掘到产品化闭环

(一)案例1:医疗AI——中小型医院的“病历数字化陷阱”‍

1. 用户痛点:中小医院80%病历为手写/扫描件,OCR错误率超40%,且缺乏IT团队维护系统 。

2. 脏活累活攻坚:

(1)建立医学专科知识库+人工校验中心,针对儿科、妇科等细分科室训练定制化NLP模型。

(2)开发轻量化手持终端,支持医生语音录入与即时标注,后台匹配24小时人工审核团队 。

3. 护城河形成:某创业公司通过在300家县级医院部署该系统,沉淀50万份标注病历数据,错误率降至8%,竞品需2年才能覆盖数据成本 。

4. 收入模式:按病种付费(如100元/份归档病历),配合医保结算分成。

(二)案例2:金融AI——地区性银行的“信贷黑箱”‍

1. 用户痛点:县域银行60% 小微贷款依赖信贷员实地走访,审批周期长达15天 。

2. 脏活累活攻坚:

(1)研发供应链核验工具,爬取企业水电、税务等非结构化数据,结合人工电话核查交叉验证。

(2)开发监管沙盒报告生成器,自动生成符合银保监会要求的合规文档,减少80%法务人力 。

(3)护城河形成:某公司通过对接省级征信平台,垄断区域税收数据接口,形成数据飞轮 。

3. 收入模式:贷款服务费1%+年度SaaS订阅。

(三)案例3:制造AI——离散制造业的“设备停机焦虑”‍

1. 用户痛点:小型工厂设备故障停机损失日均5万元,但无力部署IoT系统 。

2. 脏活累活攻坚:

(1)推出微信小程序+人工巡检团队服务,工人用手机拍摄设备仪表盘,AI读取数据+人工复核。

(2)建立零配件数据库,沉淀常见故障解决方案库,响应速度达行业2倍 .

(3)护城河形成:某企业在长三角部署2,000家工厂,积累10万组故障-维修记录,预测准确率超竞品30% 。

(4)收入模式:基础订阅费(500元/台/月)+减少停机时长分成。

三、产品设计方法论:脏活累活的“产品化四步法”

通过解剖SoundHound、Liblib等成功企业的架构总结可复用的设计框架:

(一)步骤1:分层穿透——从工具到场景解决方案

1. 基础层(API调用):避免与大厂正面竞争;

2. 执行层(脏活引擎):开发人工审核系统(如医疗病历标注平台);

3. 场景层(行业模板):封装为“儿科诊室智能助手”“小微贷审批工具箱”等垂直产品 。

(二)步骤2:数据飞轮构建——让脏活累活产生复利

某医疗AI公司首创“医生众包+AI训练”模式:医生修正AI错误可获得积分,反向优化模型,6个月实现标注成本降50% 。

关键指标:数据耦合度(行业专有数据占比)>60%时,边际成本显著下降 。

(三)步骤3:合规即服务——从成本项到收入源

Delve公司为医疗客户提供HIPAA合规AI Agent,自动生成审计报告,客单价达20万美元/年 ,关键壁垒:法规解读库需3年积累,且随政策动态更新。

(四)步骤4:硬件嵌入式绑定——物理世界护城河

工业AI公司Muutech为生产设备安装振动传感器,数据同步云端分析,设备更换时必须续费服务 ,硬件成本占比虽超30%,但客户流失率低于5%。

四、可持续收入模型:从项目制到订阅制的转型陷阱

多数AI创业公司陷入“定制化陷阱”—— 年收入千万,净利润为负。破局关键在于将脏活累活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化服务:

(一)模式1:人工即服务(Human-as-a-Service)‍

1. 某金融审核公司采用“AI初筛+东南亚人工复核”混合模式,客单价仅为纯人工服务的40%,毛利率达65% 。

2. 核心指标:人效比(单人日处理量)提升3倍是盈利拐点。

(二)模式2:效果付费(Pay-for-Performance)‍

1. 制造业AI公司承诺“减少停机时长30%,否则免服务费”,客户接受度提升5倍 。

2. 关键前提:需积累超1万组历史数据建立基线模型。

(三)模式3:数据资产化

1. 医疗AI公司脱敏处理病历数据后,向药企出售研发数据集,单数据包售价50万元 。

2. 合规要点:必须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患者知情授权。

AI创业的本质已从技术竞赛转向产业深耕。正如朱啸虎所言:“星辰大海终成红海,脏活累活才是护城河” 。唯有俯下身段,将非技术壁垒做到极致,才能在AI大航海时代铸就真正的诺亚方舟。

王子轩.jpg

作者简介:

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IFG专委会 创始主席

华表生态资源交易平台 副主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