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华表生态资源交易平台 发布时间:2025-11-18 10:45:56 浏览次数:14
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浪潮中,北京城市副中心正以“绿色发展、产城融合”为核心理念,吸引全球目光。作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核心承载地,这里不仅承载着政策红利与资源集聚的势能,更孕育着未来产业变革的无限可能。11月17日,北京时代数贸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裁尤芳锻在接受一把手访谈时,以“绿色经济·中国国际上市公司总部产业园”为样本,深度剖析了项目定位、建设标准与规划逻辑,揭示了如何以一座产业园区为支点,撬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。

【定位:绿色经济的“国际坐标系”】
“中国国际上市公司总部产业园的诞生,源于对时代命题的回应。”尤芳锻站在规划图前,指尖划过电子屏幕上的产业图谱,“我们瞄准的不仅是国内头部企业,更是全球产业链中的‘关键节点’。”项目以电子信息、生物科学、农业科学、新能源及新材料五大产业为支柱,构建“研发-孵化-产业化”全链条生态,同时嵌入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、绿色技术转移平台等核心功能,形成“技术引进-本土创新-全球输出”的闭环。
“绿色是底色,更是竞争力。”他强调,园区将严格执行国际LEED金级认证标准,从建筑能耗、水资源循环到碳足迹追踪,打造“零碳示范单元”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项目创新性引入“绿色金融指数”,对入驻企业的ESG表现进行动态评估,优胜者将获得低息贷款、政策优先权等激励,形成“绿色引领、市场驱动”的良性循环。

【标准:产城融合的“微观革命”】
“传统园区是‘产业孤岛’,而我们要建的是‘有机生命体’。”尤芳锻用“三个打破”诠释建设理念:打破物理边界,通过地下通道将研发楼宇与商业综合体、人才公寓无缝衔接;打破功能割裂,在每栋建筑内嵌入共享实验室、路演中心、企业服务站,让“工作圈”与“生活圈”深度渗透;打破服务断层,联合政府打造“一站式政务岛”,覆盖从工商注册到上市辅导的全生命周期需求。
他特别提到“15分钟生活圈”的配置:园区内将建设五星级酒店、医疗中心、文化剧场、休闲中心等。“企业家需要的不仅是办公空间,更是一个能激发灵感、平衡生活的场域。”这种“人本化”设计,已吸引多家跨国企业将中国区总部迁移计划提上日程。
【规划:城市副中心的“未来接口”】
“选择副中心,就是选择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。”尤芳锻透露,项目选址紧邻运河商务区与行政办公区,既能共享城市级配套,又能通过轨道交通辐射京津冀。“我们不仅是产业载体,更是副中心‘全球招商窗口’。”据介绍,园区将设立“国际企业加速器”,联合新加坡、芬兰等国的科创机构,为海外初创企业提供“落地-孵化-扩张”的一站式服务,助力副中心打造“国际创新走廊”。
对于未来,他充满信心:“随着北京晋江企业商会等平台的资源导入,这里将形成‘头部企业引领、中小企业集群、服务机构支撑’的热带雨林生态。”数据显示,项目一期已有上市公司意向选址区域总部,如果正式签约,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超200亿元,带动就业1.5万人。“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,更是一座城市产业基因的重塑。”
当访谈接近尾声,尤芳锻的视线再次投向窗外。而他的目光已越过眼前,投向更远的未来——“我们要让世界看到,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,可以既高效又温柔。”在这位产业筑梦者的蓝图中,中国国际上市公司总部产业园,终将成为中国产城融合浪潮中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。